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

2012奧運











2012奧運
第三十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

主辦城市
英國倫敦
參賽國家及地區
204
參賽運動員
10,250
比賽項目
300(26項運動)
開幕典禮
2012年7月27日
閉幕典禮
2012年8月12日
正式宣佈開幕
尚未公布
運動員代表宣誓
尚未公布
裁判員代表宣誓
尚未公布
奧運聖火點燃
尚未公布
主體育場
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本共有9個城市申辦本屆奧運會。這最後階段的5個城市的選擇是根據各申辦城市于2004年1月15日所提交的50頁報告來決定的。國際奧委會在11個項目中給各城市評分,範圍包括了財政、安全和交通等。巴黎是總評分最高的城市,一般相信巴黎是最有希望最終贏得主辦權的城市。馬德里得分第二,可能是由於受到西班牙在1992年已經舉行過奧運會的影響。倫敦名列第三,因為它在交通和公眾意見方面得分很低。紐約名列第四,也可能是受到2010年冬季奧運將在溫哥華舉行的影響。一般來說,奧委會希望避免兩屆奧運會在同一個洲舉行。莫斯科是5個城市中得分最低的。
國際奧委會委員在2005年初訪問5個城市,進行考察,並在5月遞交一份報告,報告於6月6日公開發表,這份厚達120多頁的報告指出,巴黎和倫敦的申辦具極高質素,馬德里和紐約均獲得正面的評價,惟紐約仍未能確定主場地。莫斯科則被評為欠缺周詳的方案。這份報告決定進入最後階段的城市名單,國際奧委會於2005年7月6日新加坡召開全體會議,並在會上舉行投票表決最終的主辦城市。目前的5個城市已經被允許在其申辦的會徽上使用奧運會五環標誌。
2005年7月6日,倫敦最終獲得奧運會舉辦權。莫斯科在第一輪投票被淘汰、紐約在第二輪被淘汰、馬德里在第三輪遭淘汰、巴黎最後被倫敦淘汰。

國際奧委會的以色列代表聲稱,倫敦贏得2012年奧運會的主辦權,是由於在第三輪投票時希臘代表蘭比斯·尼古勞把給馬德里的票錯投了給巴黎。
[編輯] 2012年倫敦奧運主場館

倫敦奧運主場館
位於倫敦東部的斯特拉特福(Stratford),因外形上闊下窄,又被稱為「倫敦碗」,預計可容納8萬人,分為兩層,上層是55000個臨時座位在2012年倫敦奧運和2012年夏季殘奧會結束之後將拆除,只剩下25000個固定座位,成為一作中型社區體育場,本場地除了北邊是陸地,其他三面是環水,被戲稱體育場島,除了原始屋頂,設計者還將使用一種用紡織品做成的遮陽棚,紡織品上畫馬賽克和與奧運會相關圖像在2012年倫敦奧運和2012年夏季殘奧會結束之後,遮陽棚將被拆下,做成袋子出售[2][3]
不過這個設計就受到一些中國網民批評,指該設計抄襲四年前的北京奧運的主場館「鳥巢」。[4]

[編輯] 交通
公共運輸系統,在當初國際奧委會的初評,有許多的交通設施需要改善,包括倫敦地下的東倫敦線北倫敦線加長,新建碼頭區輕便鐵路,並且引進新的高速電車──日本子彈列車
倫敦計劃運動員在20分鐘可從奧運選手村到奧運比賽場館。奧林匹克公園由10個不同鐵路線環繞,可每小時有240,000位乘客的載客量。陸上交通計劃以在比賽期間減少交通車流量。
倫敦因為奧運而新增飛機航線。特別是在倫敦波特蘭的國際航線,及飛南安普敦的國內航線。來源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2012%E5%B9%B4%E5%A4%8F%E5%AD%A3%E5%A5%A5%E6%9E%97%E5%8C%B9%E5%85%8B%E8%BF%90%E5%8A%A8%E4%BC%9A&variant=zh-tw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